智能手表已不再是一个有门槛的生意。
9月底,继华为、小米、OPPO之后,vivo也发布了它的第一款智能手表。
这也标志着,目前全球前6大手机厂商,都已经完成了对智能手表产品线的布局。
若是倒退回四五年前,大部分人还会把智能手表当作是消费电子产品中的「过客」。
多年以前,在苹果推出第一款Apple Watch时,瑞士手表业的相关人士还对苹果进军穿戴领域抱以悲观态度,而首批入手的用户,也对它的功能和使用场景有着诸多不满。
当时,路易威登(LVMH)手表业务的主管Jean-Claude Biver就曾表示:
「最好的瑞士手表是具有独特性的,它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,不会在五年后就变得毫无价值;但Apple Watch不一样,它注定会有过时的那一天。」
这句话算是说对的一半:初代的那批18K黄金版Apple Watch Edition,确实都变成时代的眼泪了;可Apple Watch所代表的智能手表品类,并没有消亡。
反倒是最近两年,继苹果、三星和华为之后,小米、OPPO和vivo都纷纷入局开始做表,人们对于智能手表的吐槽与质疑,也不再像最开始那般强烈。
摸爬打滚多年,智能手表终于找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。
今年2月,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表报告称,2019年苹果Apple Watch的出货量达到了3070万台,并保持着36%的年增长率;而整个瑞士腕表行业总计出货量为2110万台,同比下跌13%。
这也是Apple Watch在出货量上,第一次超过了整个瑞士手表业。
SA的分析师表示,以Apple Watch为代表的智能手表,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们,传统的瑞士手表制造商正在输掉这场争夺腕部的战争。
但一些老牌瑞士表厂并不担心这个问题。在他们看来,那些定价不菲,工艺精良的超高端腕表,仍然具备着智能手表所不拥有的「奢侈品属性」。
这种身份认同感,确实可以让高端腕表继续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;真正败下阵来的,反而是那些难以获得品牌加成,定价相近的大众腕表们。
以前,它们还能靠颜值,弥补和智能手表在技术上的差距,可当智能手表逐渐变得精致,普通腕表便不再拥有这方面的优势。
消费者看待手表的角度,以及对腕上设备的认知,也在不断更新。
400年前,手表作为计时工具被发明出来,目的是让人们获得了一个能随时掌控时间的工具。
如今,「看时间,换表盘」不过是智能手表的众多卖点之一,你还可以用它来接受通知信息,听音乐,甚至是安装APP,就像是我们之前智能手机上所做的一样。
再加上内置的各类传感器,智能手表已经可以带来一些手机所没有的独特功能。
运动、健康监测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这也是大公司们会积极进入手表领域的核心原因。
当你打开Apple Watch Series 6的官方页面就会看到,「健康的未来,现在就戴上」宣传语,已经被放在了首屏最显眼的位置上,接下来大部分功能点,也都少不了健康这两个关键字。
像是心率、心电图和血氧检测功能,也已经成了Apple Watch高中低产品线的主要区分点。比如现在最低端的Series 3,就只有基础的心率检测;而如果你想获得全部健康功能,就只能去购买最新的Series 6产品。
Android厂商推出的智能手表们,也都在卖点上往这方面靠拢。像是近两年开始布局的小米、OPPO和vivo,都会把运动健康特性作为重点宣传。
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如果还有其它厂商进军智能手表市场,运动、健康同样会成为不可缺失的一部分。
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了,为什么会是「健康」?
这与手表自身的形态有关。自诞生以来,它就被设计在我们的腕部上,也是目前唯一一个,能长时间依附于人体之上的智能设备。
靠着手腕上所覆盖的血管,以及神经元信号,手表上的各类传感器可以很轻松地,就获得精准、丰富的数据,这也是手机等其它设备所不具备的条件。
但更为重要的一点,则要归结为「健康」本身所带来的吸引力了。
这就和现代人热衷于各类低脂低糖低热量的食品一样,智能手表所强调的健康,也是瞄准了我们的痛点需求。只要你仍然拥有「健康焦虑」,那么和健康有关的卖点,就可以成为人人都愿意买单的好理由。
只不过,智能手表的描绘的健康愿景并不玄学,而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「量化自身」的机会。
拿今年Apple Watch Series 6主推的「血氧检测」来说,这项功能本身并不新鲜,市面上各种指夹式血氧仪早已存在,但它主要的意义,还是让用户能够多获得一个数据指标,完善Apple Watch作为健康工具的定位。
哪怕单个数据的价值不大,但当心率、心电图等数据维度增多后,系统就能获得更多的比对条件,最终可以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。
何况,买一个指夹式血氧仪你不一定会经常用,但戴在手上的手表,你就能获得实时监测的机会,这种由「主动使用」到「被动接收」的转变,也是很多人看中智能手表上健康功能的原因。
对厂商而言,健康也是一个比手表行业更具潜力的市场。
去年,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报告中就指出,在医疗保健市场,苹果希望引领新一轮的数字化革命,打造一个围绕健康服务的「生态圈」,就像是当年iTunes改变了音乐行业,App Store重塑了移动应用商店一样。
「医疗保健市场的体量,比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大3倍。」
分析师们还补充称,到2027年,这个行业有望为苹果带来150亿至3130亿美元不等的年收入,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额预估,是因为属于医疗健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才刚刚开始。
放在几年前,和健康相关的概念还没什么人关心,但今年不一样了,一波疫情影响下,重新唤醒了很多人的健康意识,以及对公共健康的重视度。
商机也在慢慢浮现,某种程度上说,现在健康公司,或者说把智能手表当成健康工具在做的厂商,也是在享受着这股健康焦虑所带来的红利。
在今年疫情期间,我们就看到了一些基于运动、健康的小众产品成功「破圈」的例子。比如任天堂的健身环,它起初只是面向Switch的游戏玩家,但由于很多人困守家中,闭门不出,萌生了在家运动的需求,一时间反倒让它变得供不应求起来。
至于智能手表,则是一个针对性更强的品类了,提供的都是心率、睡眠监测等这类护理、预防性健康功能。
到今年年底,苹果还计划上线一项名为Fitness+的订阅制健身服务,让Apple Watch用户在家就能够获得专业的健身课程,以及心率、卡路里等量化数据,可以说是苹果为Apple Watch构筑「健康生态圈」的又一体现。
更重要的是,与已经摸到技术天花板的智能手机不同,智能手表在健康领域还有着很多可以挖掘的功能。比如说无创血糖检测,还有血压、肌肉运动、食物摄入量记录等。更细化数据,可以让智能手表获得更多症状追踪的能力。
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抱有量化自身的想法,追求健康生活,那些能够提供方式以及工具的公司,就仍然能够找在市场中到机会。